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学子风采 > 正文
学子风采

白云苹:自强不息 播洒爱心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9日 16:39 来源:团委 (阅读量: )

白云苹

我叫白云苹,中共党员,河南中医学院2007级研究生,出生在河南省南阳邓州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由于母亲的一场大病,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背上了沉重的债务。那一刻,我真的好怕,既怕病魔把母亲打垮,更怕从此以后失去上学的机会。我深知家里之所以日子过得艰难,就是因为几辈人都没有文化。我哭着对母亲说:“就是不吃饭,不穿新衣服,我也要上学,也要治好您的病!”为了上学,当别的同学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我却在放羊、割草、收庄稼;当别的同学在父母的带领下游览名山大川时,我却在卖菜、卖冰棍、捡废品;当别的同学在补习班学英语、练钢琴时,我却蹲在母亲的身边陪着她忍受痛苦的折磨。为了上学,我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毅然挑起了家庭生活和学习的重担!

然而到了高中,当我习惯性的又去捡废品时,却觉得双手是那样沉重,我的心情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松平静。尽管我知道自己作为女孩已经长大,有点爱“面子”了,但我反复思考着一个道理: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难面前,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甚至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我用自己的双手支撑着生活、学习,虽然艰苦点,但心里踏实;我用自己的劳动实践着做人的尊严,虽然劳累点,但心底坦荡。我快乐,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都让我闯过来了;我骄傲,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我的精神不倒,身体站直了!我容忍了捡破烂时别人的误解和嘲讽,承受了卖废品时被人连哄带骗的心痛。面对这一切,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对理想的追求。

在班主任丁新庚和许多老师的关心指导下,经过不懈努力,2002年,我如愿以偿考入了河南中医学院。然而,每年四千多元的学费,使母亲的泪水里既饱含着喜悦,又新添了惆怅。有亲戚看到我们家这么困难,就对我母亲说:“女孩子上啥大学,让她去外边打打工挣个嫁妆钱,出门儿算了。”面对又一次人生选择,我仍然坚持要上学,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去争取。关键时刻,邓州市各级领导得知情况后送来3000元,一位不留姓名的好心人为我捐助了500元,父母卖掉了家中值钱的东西,加上一个假期我捡废品挣来的钱,使我如期走进了大学校园。到校后,交完所有费用,仅剩七十元钱。尽管今后如何生活尚无着落,但我没有向学校和任何人说什么,只是暗下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还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克服。这时,《南阳日报》一篇《拣破烂的女孩上大学》的报道引起了学校的关注,校领导做出一个让我从来就没有想过的决定,免除我五年的全部学费,还给我安排了勤工助学的岗位。

紧接着,老师给我送来了衣服和捐款,同班同学为我捐了600多元钱。面对凝聚着爱心的捐款,我的眼睛湿润了。但是,当我在餐厅里看到有的同学仍然在吃馒头喝开水时,当我知道一个同学在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跟着奶奶相依为命的情况下,还给我捐了20元钱时,我的内心很不安,就对班长说:“我感谢大家,但这些钱我不要,因为它不是我挣的,花了心里不踏实,况且,班里还有更困难的同学需要钱。”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关爱和帮助,我建议用这600元钱作基金成立一个贫困生基金会,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赞同。于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诞生了。基金会的建立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象春风一样,迅速在全校发扬光大。学院彭勃院长将艾滋病研究所会徽设计奖金3000元全部捐入基金会;一位退休老职工虽然自己家境并不富裕,却为基金会捐赠500元钱;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把长期积累起来的零花钱400元,悄悄的装到信封里,寄给我,还附了一封看了让人流泪的信。一元、五元、十元,……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也纷纷前来捐款,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看到我们的事迹后,欣然为基金会捐款30万元;五年来,基金会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达 326000多元。我和基金会的同学们捧着这一笔笔捐款,多少次泪流满面,因为这不仅是钱,更是一颗颗滚烫的爱心。

在很多人看来,我家境贫寒,接受捐款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会指责我。这些钱足够我上5年学的生活费用,我完全可以安逸地渡过大学生活,但我并没有动用过一分钱,而是全部融入到基金会。有的同学说我傻、说我不开窍,甚至有人说我作秀。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就陷入了沉思。我想,从小学开始,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学校为我免除学费,没有社会各界的帮助,我不可能从一个贫困的农家女成长为一名大学生,我享受国家和人民的够多了。现在我长大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能力,我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些资助,因为这种享受,会使我失去自立自强的品格。

几年来,我带领着基金会成员,秉承着“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传承文明、播撒爱心”的精神,把关爱从校内送到校外,从河南送到全国。

我们用基金会的捐赠资金,在全校同学中开展了无息借款活动,为急需帮助的同学解决燃眉之急。我们为河南财经学院身患白血病的李花芬同学送去了她所收到的第一笔爱心捐款500元;我们还为新疆地震灾区的失学儿童寄去了500元;曾两次到商丘农村进行义务支教,为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捐赠生活学习用品;我们为更多的贫困地区和困难个人捐献真心一颗,深情一片。到目前为止,基金会为贫困同学捐赠棉被、眼镜等物品价值20000多元,无息借款帮助人数达800多人次,令我们欣慰的是,到现在为止,所有借款还没有出现一笔死帐、呆帐。爱心赢得了诚信,诚信又为爱心注入更多的真情。我们生活在爱心、诚信与真情之中,真正体会到了做人与助人的无限乐趣和幸福!

尽管我们用捐款、借款不断传递着爱心,但基金会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况且,仅靠社会捐助也不是我们成立基金会,倡导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初衷。经过讨论,我们决定要让基金会有“造血”功能,通过这种“造血”功能,把全院贫困生的力量凝聚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旗帜下。基金会成立了爱心洗衣社、紧接着爱心家教中心成立了、废品回收中心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也成立了,这些机构的成立既帮助贫困生找到了勤工助学岗位,又增加了基金会的资金。到目前为止,基金会除了为同学们找到了2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以外;还发放助学金6000多元,同时基金会也增加4000多元的收入。

为了在全院特别是在贫困生中倡导“自立自强”精神,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心理,做到精神脱贫,我们在全院播放基金会发展历程记录片,让同学们懂得“关爱他人、感恩社会”的重要性;我们以自立自强报告会的形式,宣传优秀贫困生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同学树立以艰苦奋斗为乐,以自强不息为荣的新风尚。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在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五年来,我发过广告宣传资料、送过外卖、干过护理。每一份工作,不管多苦多累,我都尽最大努力去做。因为我的一言一行都在践行荣辱观,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记得我在法院打零工时,一位领导说,我的工作态度令他们对现在的大学生刮目相看。在饭店送外卖时,老板也不止一次感慨地说:"大学生就应该这样,做好小事,才能做好大事啊!"正是为了这个信念,当我受到挫折的时候,面对跑了一天却找不到一份工作的失落,面对送外卖时遭到别人白眼、嘲讽,面对被顾客因饭菜问题而斥责时的伤心,我总是保持一颗平常心。记得在安徽电视台做访谈节目时,著名相声演员汪洋连续问我:你为什么不用别人捐给你的钱呢,为什么要用捐给你的钱去帮助别的贫困生呢?我回答:“我知道有的贫困生比我还穷,他们没有得到捐助而我却得到了,这不公平。”他又问我:“云苹,在你哈着腰用托盘端着三四碗烩面在送外卖时,你认为这样公平吗?”我没有马上回答,在此之前好像没人给我提过这个问题,但是,仅有几秒钟的沉默,我就坦然回答:“公平,因为我的家境与别人不同,需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报酬,克服困难。”

尽管基金会的工作、社会活动、打工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可我从不放松自己的学习,如果说贫困使我学会了坚强,传递爱心使我的心中充满阳光,而专业知识则是我放飞梦想的翅膀。在五年的大学生活中,我早起晚睡,假期也很少休息,抓紧点滴时间以弥补打工花费的时间。五年来,我凭着自己的刻苦学习,努力工作,连年获得奖学金,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今年我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我校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今年8月,河南省组织寒门学子赴港澳交流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并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的亲切接见。今年9月,她又参加了“励志青春”全国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