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师者风范 > 正文
师者风范

名老中医--丁樱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4日 11:01 来源:宣传统战部 (阅读量: )

丁樱教授生于1951年,江苏南京人。1968年毕业于西医中专,先后在乡医院、县医院、市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97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并留校任教。是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医学工作40载,现任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医院院长、儿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河南省中医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第四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专家。

1999年,丁樱刚刚接任一附院儿科主任的时候,全国中医儿科正处于低落期。丁樱怀着一腔抱负,下决心扭转这种局面,她开始想出路、找办法,进行深层次思考。她提出,时代在发展,中医儿科专科设置也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为百姓服务。因此,10年前,在医院的支持下,一附院中医儿科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就针对专科专病建设、科研方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始了“精确定位”,在广泛调研和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规划方案。从此,一附院儿科走上了一条“发挥中医优势,突出龙头带动作用”的全新发展之路。一附院儿科拥有一批在国内知名的老专家郑颉云,黄明志、李晏龄、高智铭等,他们运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学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丁樱带领儿科医护人员以临床医疗为核心,对小儿肾病、脑病、哮喘等3个专业的疑难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慢性疑难病的优势和传统中药散剂“简、便、廉、效”的特色优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突出了专科专病建设。在儿科疾病的诊治上,她一手抓中医特色,一手抓现代诊疗技术、不断与时俱进,推动了中医儿科临床不断发展。同时,加大了三个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及专科病区、科研项目、实验室基地、研究生培养等多方面的配套建设。在大力发展小儿肾病、脑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重点专业方向发展的同时,该科还先后成立了小儿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结缔组织病、精神心理等专业。

从1999年至今,一附院儿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专科规模不断加强,床位由25张扩大到了215张;日门诊量由65人次增加到650余人次,整整翻了十倍。其中,小儿肾脏病人来自北京、新疆、广东等全国各地;小儿脑病病人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评估标准之一是:科室床位数量必须达到全院总量的1/10,本区域以外的病人至少要达到20%以上。而今,一附院小儿科,来源于本区域以外的病人已经高达82%,床位数量和门诊量已占全院总量的1/6。该科拥有副高以上医生25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9名。科研氛围浓厚,儿科研究所下设4个实验室:小儿免疫室、肾脏病理室、遗传代谢内分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所有设备均为国内一流,为日常诊疗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目前,小儿学科基地融医、教、研为一体,总面积达5400㎡,从而使本学科跃居为国内中医儿科领域规模最大、特色最鲜明的学科,也是全国中医药高校附属医院中唯一开设小儿肾病、脑病、呼吸独立专业病区的学科,是唯一拥有小儿肾脏病理国家三级实验室的单位,更是唯一一家把小儿科从二级学科向三级学科成功分化的院中院——中医儿科医院。儿科以临床发展为基础,以三级实验室为平台,进行硕、博士的培养,开展了多项高层次科研工作。目前,共承担省部级项目30余项,并承担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先后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5项,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2001年,该科被评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目前已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部级重点学科。随着实力不断增强和知名度不断提高,近年丁樱教授先后应邀前往国内多所高校进行讲学,并前往美国、加拿大进行交流学习。该科还先后接收了来自北京儿童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西中医学院等多所高校附属医院和地方医院的医生前来进修学习,把我院一附院中医儿科的优势技术传播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管理者,丁樱教授使该院中医儿科的发展步入了全国领先水平;作为一名导师,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30多名,其中,有部分研究生相继考取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有近一半成为学术骨干;作为一名中医儿科名医,她对小儿常见病和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丰富。特别是她长期致力于小儿肾病的研究,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紫癜性肾病、乙肝肾、IgA肾病、狼疮肾等多种肾脏疾病具有着精湛的医术,已形成了一套疗效完整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突出,为千百个小儿肾病患儿解除了痛苦,让失去治愈信心的患儿或家长找到了希望,患儿来自全国各地。她还率先在国内中医儿科界开展了肾活检技术,率先在我省把雷公藤多甙、环磷酰胺冲击、早期抗凝等新疗法应用于肾脏病领域。提出“扶正祛邪,健脾补肾与清热活瘀并用”的学术观点,研制的清热止血颗粒、肾必宁颗粒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其临床诊治以科研水平在全国及省内中医儿科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她勤奋敬业,在繁忙的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中,一直坚持查房、坐诊,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这种“工作狂”精神饱含着对工作对病人的热情、钟情,也饱含着责任和追求。周六周日她几乎从未休息过,即使出差开会,常常下了火车就直奔病房,再累也要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患儿诊疗。在她母亲病危期间,因怕耽误工作而未曾请过假。虽说已57岁的人了,而干事创业的雄心仍然丝毫不减当年,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一见病人马上就有精神了。”她常常教导她的研究生和下级医师:“做个好医生除了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要以最低的费用为病人解除病痛,让病人满意是一个医生最基本也是最终的追求。”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